加快酒嘉双城经济圈建设着力打造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
近年来,酒泉和嘉峪关两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加快酒嘉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顶层设计优化,建立协同发展常态化工作机制,不断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现代产业协同发展、区域资源协同利用,着力打造全省“一核三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先行区和示范区。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补短板”,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加速形成。酒嘉两市抢抓国家建设“丝绸之路”交通主廊道、“西部陆海新能源”交通主廊道战略机遇,加快构建互联互通、安全高效、管理协同的现代交通路网。目前,柳沟至红沙梁铁路全线轨道贯通,红沙梁至明水煤炭铁路建设任务现已过半,大庄子至红沙梁铁路专用线、敦煌至红柳河铁路、敦煌至鄯善铁路、阿克塞至若羌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酒嘉两市西至新疆、东达华北的第二铁路通道加快布局,铁路作为区域性物流枢纽“大动脉”基础进一步夯实。S06酒嘉绕城高速公路、酒嘉公路丁家坝至G312嘉清连接线相继建成通车,河西北部高速公路新通道加快推进,全域高等级公路网进一步织密。嘉峪关酒泉机场大巴实现全天候运营,酒嘉城际公交8分钟/班,日均180班次。嘉峪关酒泉机场、敦煌机场按需优化旅游航线,2024年上半年航空旅客累计吞吐量达到90.4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1623.4吨,酒嘉区域快速通达能力显著提升。
现代产业共建共兴“锻长板”,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加速构建。两市抢抓双碳机遇,充分发挥规模化开发风光电资源的优势条件和产业基础,强化风光发电、智慧电网、储能制造等装备制造业共建共赢,携手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基地。酒钢集团智慧电网及新能源就地消纳示范项目获得240万千瓦新能源指标支持,酒钢金塔白水泉一期2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酒钢玉门红柳泉一期20万千瓦风电及输变电工程已建成并网,二期项目计划年内建成投运。酒钢集团等企业投资建设的西部重工锻造法兰生产线、锌镁铝光伏支架生产项目相继落地酒泉经开区。依托酒嘉地区富集的新能源电力资源,以及常乐电厂、大唐803电厂、酒钢自备电厂和在建的抽水蓄能电站等调峰电源,以充足的绿电保障形成强大“虹吸效应”,宝丰、巨化等绿色高载能企业加速向酒嘉地区集聚。两地优化整合沿线文旅资源,连通延伸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景区门票互惠减免政策,以莫高窟—长城—航空航天文化为核心的旅游品牌不断做大做强,酒嘉旅游“大IP”知名度有效提升。
市政设施共建共享“树样板”,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两市共同努力加快基础设施跨区域共建共享、协调互动,促进城市环境、品质、形象共同提升。酒钢-肃州区热电联供项目建成投运,带动肃州区供热面积674万平米,酒泉城区供热实现热电联供全覆盖。酒泉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服务酒嘉两地,日均处理嘉峪关市生活垃圾100吨。肃州区天然气中压管网互联互通项目完成穿越北大河段管线敷设,实现了酒嘉两市天然气管网互通,城市功能韧性不断增强。把牢“戈壁绿洲、现代都市”的城市风貌定位,以北大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为代表的河道、湖泊等湿地生态和水环境修复加快推进,区域宜居宜业宜人生态底色更加鲜明,助力嘉峪关市申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政务服务共建互融“创新板”,公共服务更加便捷高效。两市积极深化政务服务合作,推进便民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审批结果互认,就业、社保、人才等139项“酒嘉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同标办理。目前,酒嘉两市社保和医保信息已全面实现互联共享、机构互认和跨区域实时监管。2023年,两市医保参保人员相互在对方城市定点医疗机构就医4.67万人次,医疗总费用7697万元,统筹基金支付4385万元。全面取消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户籍限制,常态化开展教研交流活动,两市认定43个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优质特色教育资源实现共享互通,城市发展的民生温度、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全力提升。
来源:县域经济与开发区科 酒嘉双城专班 雷佳豫 韩正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