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富人又多了10万户,可为什么存瑞士的钱却变少了?-有哪些跨国公司在瑞士避税
中国的富人,越来越多了。
3月10日,胡润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报告,中国富人,又多了10万户。
从数据看,截至2022年1月1日,中国拥有600万资产的“富裕家庭”数量达到518万户,比上年增加10万户,增长率为2.1%。
新增加的10万户,有60%以上来自于北京、上海、广东和浙江。
拥有亿元人民币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则达到8.2万户,增长率为3.7%。
这几年,地产承压,很多人感叹钱不好赚。
可为什么富人越来越多了?
胡润指出,虽然房地产整体不行,但豪宅市场却十分火热。
尤其是北上广深单价每平15万元以上的豪宅,在疫情期间成交量翻了一倍。
在我看来,原因可能有三:
1、财富的虹吸效应,越是经济发展放缓,优质的地段,优质的区域,会显得更有价值,从而推动“二八”分化。
2、疫情期间的一些事儿,让富人明白,拥有一块带小菜园的大豪宅,住在有免费食物领取的高档小区,好处多多。
3、疫情本身就催动财富更加集中,富人的数量更多了。
此外,中国股市的坚挺稳定,也带动了富裕家庭数量的增长。
即便这三年很难,但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依然上涨了5%和3%,创业板上涨了12%。
富人有钱了,自然就要存钱。
说到存钱,瑞士银行里多少人财富达到多少万亿的事,总能引人遐想。
可现在,瑞士银行却跳出来说:中国人跑了!
近期,英国的《金融时报》发了一篇特别报道,
指出中国富人不敢到瑞士银行存钱了,而且很多已经取钱跑路。
因为资金流失严重,瑞士银行显得很着急。
为什么中国富人跑了?
还是因为瑞士银行自身出了问题。
长期以来,瑞士银行因为高安全性、高保密性,被很多有钱的客户看中。
毕竟,类似洗钱、贪污、受贿、非法经营等等的不义之财,需要一个“第三方”保管。
2015年,瑞士国际法理事会会长凡尔赛地说了一句:
在瑞士开设银行账户的所谓“敏感人物”最少有几千人,而非外界普遍估计的仅几百人。
比如菲律宾已故总统马科斯,海地前总统杜瓦利埃等等。
但现在,瑞士银行正在失去这个“高安全性、高保密性”。
一方面,因为美国等大国的压力,在2021年年底,瑞士联邦税务管理局被迫完成了向上百个国家或地区移交相关离岸客户资料的工作,放弃了其延续了数百年的银行客户信息保密制度。
换句话说,美国要想在瑞士银行找个贪污分子,变得轻而易举。
当然了,美国的理由也很冠冕堂皇——为了堵住了富人和跨国公司通过离岸避税港,来藏匿资产并逃避纳税义务。
其次,瑞士银行把客户的钱给冻结了!
本来,瑞士是个中立国,可自俄乌战争以来,瑞士仿佛中邪一般,硬生生地把很多俄罗斯大佬的钱给冻结了。
并对俄罗斯和与普京关系密切的俄罗斯富人实施制裁。
这一冻,就冻结掉了约7500名俄罗斯富豪的钱。
这让国际社会上的富人怎么想?
今天你能冻结俄罗斯人的钱,明天是不是就能找个理由冻结我的钱?
尤其对于中国想在瑞士存钱富人来说,这种恐惧感更胜——美国出台10多项涉华法案里,就包括在必要时冻结或没收中国人的海外资产。
一位瑞士银行高管说,瑞士银行加入对俄罗斯的制裁队伍,严重动摇了该国的银行信任基础,富有的中国客户对在瑞士停放资金变得更加担心。
"我有统计证据表明,有数百名希望在瑞士银行开立账户的客户现在没有了。"
即使瑞士信贷现在对500万美元或以上的存款开出高达7%的利率来吸引中国人,也没用。
毕竟,跑到在瑞士存钱的中国富人,在乎的可不是利息,而是本金的安全。
不过,《金融时报》也指出,现在中国富人找到一个更好的地方,完全代替瑞士银行的功能——
新加坡。
一方面,新加坡是全球金融中心。
不仅是低税天堂,也没有美国那种人死了国家要你一半财产的遗产税。
此外,新加坡的护照有150多个国家免签证待遇,来去自由,距离中国还很近。
中国富人哪天想看看自己的钱,随时都能去。
更重要的是,李显龙多次明确承诺,新加坡不会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中立是他们一以贯之的外交方针。
不受政治干预,距离更近,保密更好,语言还相通(新加坡人多说华语)。
同时,我们也看到近一年来,跑到新加坡的中国富人、中国公司越来越多……
事实证明,很多有钱人是不讲祖国的,很多有钱人的钱也是经不起太阳暴晒的。
世界有一种参差是——穷人愁没钱存,富人愁钱没地方存。
也许,这就是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