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平安一季报,靓丽背后的隐忧-中国平安保险营运资金是多少
4月26号,平安公布了2023年一季度财报,这是最近3年来,最靓丽的一份财报: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414亿元,年化营运ROE 1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4亿元,同比增长49%;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9%,相同假设下同比增长21%。
受此巨大利好影响,4月27日,8000多亿市值的平安时隔8年首次涨停。
3年来,百万股东盼星星、盼月亮,终于迎来了曙光。
靓丽的财报背后,也隐藏了一些隐忧。
今天,我们一起看一下如下4个问题:
1、归母营运利润同比下降了3.4%,究竟是什么原因?
2、新业务价值增长了21.1%,但新业务价值率同比下降了3.7%,新业务反转了吗?
3、一季度净利润为何会大幅增加?
4、平安的竞争优势究竟是什么?
今年一季度,各保险公司都运用了IFRS17会计准则,我们能很方便低比较各公司保险和投资的差异。当然,IFRS17会计准则异常复杂,想搞懂不容易。
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
归母营运利润同比下降了3.4%,究竟是什么原因?
1、归母营运利润同比下降了3.4%
IFRS17准则,一个最大的改进,是把
保险业务
和
投资业务
分离开来了,便于投资人更好地了解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
营运利润,是以财务报表净利润为基础,剔除短期投资波动和管理层认为不属于日常营运收支的一次性重大项目及其他,有助于理解及比较经营业绩表现及趋势。
过往3年,平安的财报再差,营运利润都是正增长的,今年情况则相反,其他各项主要财务指标基本转正向好,但营运利润同比下降了3.4%,事出有因必有妖,妖从何而来?
平安集团的营运利润,主要来源于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财产保险业务和银行业务,我们主要关注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财产保险业务
。
IFRS17准则下,保险公司的净利润主要分为3大部分:
保险净利润 = 保险服务业绩 + 投资业绩 + 利息收益
平安保险的营运利润,主要是和
保险服务业绩
相关的。
保险服务业绩 = 保险服务收入 - 保险服务费用 - 分出保费的分摊 - 摊回保险服务费用
可以看出,2023年一季度,平安保险(包括寿险和财险)的
保险服务收入
同比增加了2.1%,但
保险服务费用
增加了5.9%。
正是
保险服务费用增幅高于保险服务收入的增幅
,导致了营运利润的下降。
保险服务费用,为什么会大幅增加呢?
IFRS17准则下,保险服务费用(包括赔付与费用)的会计处理流程如下:
可以看出,公司保险服务费用的增加,主要是公司
保险实际赔付
增加所致。
个人猜测,公司在寿险赔付方面,正在进行转变,保险还得姓保。
当然,实际原因,还得看公司今年的半年报。
接着,我们看第二个问题:
新业务价值增长了21.1%,但新业务价值率同比下降了3.7%,新业务反转了吗?
2、新业务价值率同比下降了3.7%
平安的代理人数量,从2022年一季度的51.9万人,下降到今年一季度的40.4万人,降幅高达22.2%:
但今年一季度,新业务价值口径增长了21.1%,人均新业务价值有了质的飞跃。从这点来说,寿险改革是非常成功的:
但新业务价值率并没有好转,今年一季度同比下滑了3.7%:
主要原因,应该是
短交储蓄险
和
长交储蓄险
的占比增加导致的,具体数据,只能等公司半年报披露:
我们知道,新业务价值是公司未来利润的主要来源,而新业务价值等于新业务保费乘以新业务价值率,目前新业务保费已经转正,只有新业务价值率也转正,平安寿险才正在走向了高质量发展之路。
目前看,新业务价值率的提升,还有待时日,不过,随着经济的复苏,这一天迟早会到来。
接下来,我们继续看第三个问题。
3、一季度净利润为何会大幅增加?
如前所述,新会计准则下:
保险净利润 = 保险服务业绩 + 投资业绩 + 利息收益
我们看一下今年一季度,平安这三部分的具体情况。
平安保险利息收益,今年一季度239亿,同比增加了6.8%:
接下来,我们 重点看一下保险服务业绩和投资业绩:
投资业绩 = 投资收益 + 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保险财务损益
其中保险财务损益 = 承保财务损益 - 分出再保险财务损益
可以看出,今年一季度,平安
保险服务业绩
213亿元,同比减少了12.5%;
保险投资业绩
亏损115亿,而去年同期是亏损324亿。
保险投资业绩中,投资收益为68亿,去年同期是亏损100亿;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是221亿,去年同期是亏损145亿;
承保财务损益是亏损403亿,去年同期是亏损77亿
。
也就是说,今年一季度平安净利润的大幅增加,是由于投资业绩大幅增加导致的(亏损大幅减少)。平安的保险服务业绩是下滑的,今年一季度减少了12.5%,主要是保险服务费用增加所致。
今年一季度,A股70.4%的公司上涨,而去年同期76.8%的公司是下跌的,平安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大幅增加是预料之中的,但
承保财务损益
大幅亏损,还是有点意外的。
按照新会计准则,
保险财务损益,是指计入当期及以后期间损益的保险合同金融变动额
。保险财务损益包括企业签发的保险合同的
承保财务损益
和分出的再保险合同的
分出再保险财务损益
。
保险企业的
承保财务损益
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
保险合同金融变动额
,二是
合同服务边际(CSM)在当期计提的利息
:
保险合同金融变动额
,即保险合同负债中根据
货币时间价值
及金融风险对估计的未来现金流进行折现的
利息调整额
的摊销。
对于
保险合同金融变动额
的会计处理,新会计准则给出了两种策略:
新会计准则下,
承保财务损益
是否都会大幅增加呢?
我们对比看一下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一季度的投资业绩,发现这两家的
承保财务损益
并没有大幅增加:
对于平安一季度
承保财务损益
为何大幅增加,业绩发布会上管理层给出的大幅如下:
2023年一季度,承保财务损益反映保险合同负债的资金成本,包括保险合同计息、分红万能资金投资波动归属于保单和公司权益部分,2023年一季度是40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受到资本市场上行投资收益上行,归属保单和公司权益部分增加。
为啥只有平安有这么大的波动,实在没有想明白,如果你想明白了,麻烦告诉我。
最后,我们对比看一下平安的竞争优势。
4、平安的竞争优势究竟是什么?
为了便于说明,我们再重复一下新会计准则下保险的净利润来源:
保险净利润 = 保险服务业绩 + 投资业绩 + 利息收益
接下来,我们对比看一下
中国平安、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
这三家公司的情况。
1)保险服务业绩
可以看出,今年一季度,平安保险服务业绩最高,213亿元;其次是新华保险的192亿元;中国人寿127亿元。
如果我们把
保险服务收入
看作营业收入,把
保险服务费用
看作营业成本,则平安保险业务的毛利率为20.4%;新华保险业务的毛利率为69.2%;中国人寿保险业务的毛利率为34%。
从保险的盈利能力上看,新华保险最强,其次是中国人寿,平安第三。
2)保险投资业绩
今年一季度,平安保险业务的投资业绩为亏损115亿,新华保险投资业务亏损34亿,中国人寿投资业绩亏损114亿。
从结果上看,新华保险最好,其次是中国人寿,平安第三。当然,三家公司资产体量差异较大,直接对比投资收益不太恰当。
3)保险利息收益
今年一季度,平安保险业务利息收益239亿,新华保险利息收益74亿,中国人寿利息收益296亿。
从结果上看,中国人寿利息收益最高,其次是中国平安,新华保险第三。
综合对比可以看出,中国平安确实是龙头。
新华保险和中国平安的主要差距在
利息收益
上,这主要是资产规模导致的;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的差距在
保险服务业绩
上,投资业绩和利息收益相差不大。
以上就是我对平安一季度财报的解读,由于IFRS17实在太复杂,分析难免有错误之处,欢迎大家交流指正。
相关文章:
中国平安,拐点来了吗?
中国平安,3年改革接近尾声,净利润何时重回1400亿呢